以前读金刚经,喜欢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这样的“金句”,而最近常常萦绕的却是“我不作是念”几个字。我不是佛教徒,但是真的很喜欢金刚经所传达的看待事物的态度。
“我不作是念”,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概就是:我不这样看。
人和人的区别在哪里呢?客观的标准当然已经有很多,比如学历、工作经历,人们看得最多的也就是这些。但我觉得,人和人一个很重要的不同,是看待事物的态度。对待同一个事物,所有人的态度都是一样的,但你不这样看,这个时候你就把自己同所有人区别开来。
不过,跟别人不一样这样的“念”也是要不得的。“不作是念”就是教我们要对自己的各种念头保持警觉。无论这些念头是好是坏。比如读到一本好书,知道了许多道理,感觉收获良多,想见恨晚。觉得自己一下子长进了。如果被佛知道,大概就会告诉你:“莫作是念。”——不要觉得你已经懂了。流行一点的说法大概是:“知道再多的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”或者,“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?”
人的大脑是很有意思的,它常常制造各种幻象,让我们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。但其实这样的掌控非常脆弱。当我们感到一切都尽在自己掌控之下的时候,就要提醒自己:“莫作是念。”
有人说如果你想坚持一件事情,最好赋予它一定的意义,这样你才有动力。我也试过为写作寻找意义。最终我理解写作等于分享。然而分享要有对象才能成立。可是看看前几天惨淡的点击量,我感觉这动力很快就会耗尽了。再说,我有什么可分享的呢。佛都在金刚经里说了:“无法可说。”所以,莫作是念。不要以为你有什么可以和大家分享的。
忘记在哪本书里读到,说爱是一场自我教育。我想爱或许也可以换成写作,或者换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做的任何事。都当作是修行吧。
“莫作是念”是帮我们抵制一切杂念的咒语箴言。